新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这既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正确选项。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但从长远、宏观整体、消费观念,尤其是代际消费看,消费升级则是非常确定的。可以从消费内容、消费形式和消费观念三个层面具体分析消费升级及其应对政策。
消费内容升级主要看人口结构决定的消费结构。例如,截至去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2%,预计到2030年、2040-2050年将分别达到40%和44.5%,由此将产生医疗、康复、养老服务、护理等“银发经济”需求,适应这种消费升级要求提升养老产业的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云端化,增加和完善养老设施、标准和相关专业人员。又如,随着一代人的老去,社会消费结构也将改变,新生代年轻人正在不断抬升消费倾向,他们追求住房、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尤其是网游、运动等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必将使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比如,年轻人几乎都有学车、购车、驾车旅游的内在需求,上海降低考驾照、拍车牌的成本,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和汽车租赁,就是为满足这种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从消费方式升级看,过去以实体店零售为主,消费只是单向地购买和使用商品。如今,互动式消费、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直播和折扣带货反哺线下、粉圈消费、网红消费、社群团购等成为消费的主要形式,夜间经济、“宅经济”成为新亮点,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非接触式消费全面爆发。例如,上海在首创的“五五购物节”期间,两个月共实现线上线下销售5397亿元,其中线上零售额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盒马、叮咚买菜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超过90%和120%。杨浦区的创智汇围绕夜购、夜食、夜娱等核心需求,打造出了夜间经济的新亮点。又如,为适应阅读和娱乐消费方式的变化,要求加大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上海拥有人才、技术、国际化等优势,尽管已经诞生了拼多多、大众点评、饿了么、美团、B站、趣头条、小红书、阅文、喜马拉雅等多个互联网消费平台,但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从消费观念升级看,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并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从过去炫富式、物质化、跟风式消费向实用化、体验化、绿色化消费转变,都是消费观念升级的体现。上海倡导垃圾分类和健康、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与升级,也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
现在疫情防控局势平稳,经济运行基本恢复,扩大需求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加大财政支出、发消费券等政策从需求端发力被动地拉动需求;二是为消费转型与升级创造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从供给端发力主动地推动需求。实践证明,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使经济发展行稳至远。
(作者为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财经研究所研究员、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链接:http://dzb.whb.cn/2020-08-08/5/detail-69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