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知名插画家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 Sempé)于2022年8月11日晚间去世,享年89岁。
疫情蜗居在家,只能透过窗户与外部的春天对视。随之而来的盛夏酷暑令人烦躁,闲下来的日子,终于有时间可以静心读一读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桑贝在纽约》了。
作为《纽约客》的御用插画师,桑贝笔下的城市画面,每一幅都可触摸到城市的脉络和细节,通过细节深刻揭示出城市的本质。纽约是城市化发育最充分的城市之一,建筑空间、技术与人群频繁互动,达到了人类城市设计的高度。100多年前,萧伯纳第一次登陆纽约时,就被城中的霓虹灯所折服,他感叹霓虹灯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可见,纽约诱人的魅力,首先在于众声喧哗的城市生活。
发展神速的城市化,人类不断塑造更为丰富的城市形态。人群的高度聚合、频繁互动,使得城市空间连续受到挤压变形再造,时间在空间穿行中,被反复折叠和打开。我们生活的城市,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一个个不断被打开的魔盒,充满着新奇和刺激,催生人的欲望,激发强劲的社会消费力。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大潮一起喷发中的日常生活,被消费狂欢一掌天下,人的心理生长力迟缓,精神能量被抑制。物质丰盈,精神却被放逐,此消彼长,人的情绪犹如大海涨潮退潮,跌宕起伏,烦躁与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性心理疾病。因此,诗人海子三十多年前“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作为想象的精神架构,为当代人虚构了一个连接美好生活想象的场景参照物,历经时光摩挲,在广泛流行中仍然鲜活。
海子想象出来的房子,坐落在万籁俱寂的大海边,被不断转换成心灵可视物,便于精神寄托。但习惯了世俗生活的人们,没有几人能独自长期面对大海的孤独。为了排遣城市喧嚣带来的孤独感,这座想象的海边房子只能成为自我的空间想象和情绪意向而长期存在。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情绪是动态变化的,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需要通过物和心灵的互相对冲与调整,达到新的平衡,才会回归正常的心律节奏,不再因焦虑而出虚汗。
相对于海子依赖时空距离与空旷场景创造的心灵寄托物,《桑贝在纽约》却反其道而行之,努力在城市现实空间中发现种种美好。《桑贝在纽约》的所有画作,笔触没有离开现实的城市本身,每一幅作品都直接面对城市具体的人群、建筑、空间等社会现实存在。当画家把抽象的情绪意向,都转换并设计为具体的对象物时,人们就能通过不同的空间与人的比对关系,让人产生经验性联想,达到虚实空间同构。桑贝漫画创造的空间,会带着人们的思绪穿透城市的迷雾,拂去欲望的尘埃,再共同推涌出一个个更加崭新的城市场景。桑贝漫画善于发现城市微空间与社会生活中最有质感的内容,努力塑造发生在身边的美好,在大都会中实践着小的才是美好的哲学观,倡导在日常世俗中修行的人生境界。
桑贝善用大场景与小人物的大小尺度对比,创造出独特的结构之美。作为世界上摩天大楼密度最高的城市,纽约的高楼层层叠叠呈排山倒海之势,对人产生压迫感和挤压感。任何身处纽约摩天大楼包围中的人,现实中只能一楼障目。桑贝非常巧妙的用简洁线条勾勒出错落有致的建筑群结构,组合成丰富的城市建筑空间序列。画面不追求具体建筑对象的指称,而是注重用大尺度的摩天大楼轮廓,与画面中小尺寸比例的人形成极端对比——大空间与渺小的人,这个人不免有些孤寂感;线条勾勒建筑外形与光亮透镜的窗户相嵌套,占据满版画面的建筑,就不再沉闷。
桑贝空间大小反差的结构布局,只是第一层形式意义,显然并非他要表达的最终目的。他是在巨大空间落差中,建构出大城市人与物的空间关系,而这种关系中又隐藏着城市空间的某种权力结构。因为人是有创造力和行动力的生物,桑贝通过画面中人与空间安排,实现了权力被拆解并实现重构的目标。画面中每一个小尺寸的人,可以通过一系列行动,消解空间带来的压力,破解空间对人的控制。当人与空间形成动静关系时,观看者就被行动者所吸引。观者容易聚焦人,是因为人的行为产生丰富性和独特性,这往往成为画面的灵魂与点睛之处。我们在细读这些作品时,总是会寻找、发现、品味画面中的人,分析他的行动逻辑,揣摩他背后的意图。虽然每一幅作品中间的人,都是小尺寸比例呈现,但每个人的行为与形体都与空间形成对话,当画中人吸引观众的观看时,人与物就实现空间交换,人的主体性就凸显,建筑反而作为背景而存在。观看中当大小反差被置换,进而形成人对空间的反控制。人与空间关系重构中,也转喻出特定的内容和意义。画面中灵动的身体,穿行在冷漠的钢筋水泥森林中,创造出更多的生动和活力,城市就多了一份吸引力。
城市空间丰富多元,对应着城市人的不同需求。桑贝作品分别用艺术扫描方式,塑造了城市中三类空间,以琴房、剧场代表的室内空间;以街道、建筑呈现的户外空间;以公园、海边表现的自然空间。三个空间充分体现了日常性、艺术性和公共性特征。日常性是城市人的基本行为方式,桑贝选择跑步、骑车、行走、窥视、谈话等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塑造带有普遍意义、真实的城市生活景象,这也是桑贝笔下一再表现的城市本质;公共性是体现城市空间权力共享的专门空间,剧场、音乐厅、街道、公园等,这些公共空间建设也是城市建设最为着力之处。穿行在迷宫般的城市街道的人群,在剧场交头接耳的观众,都是桑贝公共空间塑造的精彩之笔。艺术性是贯穿桑贝所有作品的主体线索,也是桑贝作品中表现的最充分最生动的部分。漫画的艺术性再加上内容和元素的艺术加持,纽约城市中的每一个景象都十分有艺术感。弹琴、吹萨克斯管、弦乐合奏、跳舞等艺术活动,都会与对应的场景准确镶嵌,让人暂时告别琐碎,瞬间获得精神升华。波西米亚、雅皮、中产,各自带着美学趣味,合流在城市空间中,城市就不断释放出空间的温暖和善意。
桑贝从1978年至2016年近40年间,为《纽约客》杂志创作了120余幅封面作品。这些封面作品,关注人的内心、表达春夏秋冬季节轮换的永恒,与纽约客的美学品位和社会价值相一致。我们并不知道这一幅幅画中人是谁,但永恒的生命存在感总能不断地带着我们跨越时空。桑贝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物,自行车、钢琴和其他乐器,动物出现最多的是猫。音乐是抽象的语言,节奏创造灵性,音乐之舟,最能超越日常,在世俗中创造超验性,能让人时时醉入其中。自行车是代步工具,当与人合体时所带来的流动性,让城市人始终怀有自由生命的律动感。猫是有灵性的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既保持若即若离的优雅,又保持冷静和距离感,是人与城市空间互动中最为可靠的旁观者——桑贝漫画中只要出现猫,就始终占据着画面C位。
抖包袱是漫画的重要技巧,但桑贝并不追求玩弄小技巧,他的画面中始终创造出自由的现象空间,纽约城市味十足的幻想中,带着一丝丝纽约人无邪的气质,在人物的小确幸中,保留着一些幸福的大基因。今天我们依然还必须生活在城市中,无论是爱它还是怨它,城市依然是大多数人生存的共同家园。如果像桑贝那样,带着一种发现的眼光,融入城市,也能看到春暖花开。人的内心逃离,在现实物理空间是难以完成的。只有伴着纽约中央公园里百年钟声的悠远与寂静,捧读《桑贝在纽约》时,就能浮现里克尔“带我飞,近又远”的诗句,这大概就是我们缅怀的城市诗意吧。
(作者王国伟系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