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伟强:城市更新的低碳问题要看全生命周期

日期:2022-06-28 阅读: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城市更新成为“十四五”期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主张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参与国际碳减排,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全社会全行业参与其中,减排目标和路线图陆续出炉。面对碳减排的现实挑战,中国的城市更新行动需要积极探索“双碳”实现路径。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低碳问题,实际上是对于城市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探索。”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好的公共服务配套有利于低碳发展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那么,城市更新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王伟强表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城市的有机更新,城市的低碳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现在谈论城市更新时,常常使用有机更新这个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有机更新的概念是一种城市发展观念上的转变,它把城市看作是一个有机体,有生命的,是鲜活的。既然是有机体,那么在城市的发展中,就要尊重有机体的生命规律,我们要向自然学习、向植物学习、向动物学习,要做到人、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可持续的关系。”王伟强解释道。

城市在过去是增量发展,而现在要转向品质的提升,将会强调不大拆大建,项目兼具品质和设计感,实现城市功能和美化,赋能城市肌理和文化创新以及科技创新。

王伟强说:“低碳的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生态文明语境下提出的,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根本主导思想。同时,我们要强调,低碳的城市更新概念并不是指某一个发展环节要低碳,而是包含了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和城市全生命周期。”

“多层、小高层、高层住宅中,哪一种住宅类型你觉得才最低碳?”王伟强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从表面上来说,大家一定会觉得多层更加低碳、高层节约土地。但实际上,根据开发地块面积不同,容积率不同,建造住宅标准不同,很多时候很难一概而论。或者换句话说,其实他们建设的碳排放差异不大,而长期的运营碳排放才是决定因素。”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住着很冷,需要更多的供暖,能源消耗大,似乎不低碳。但是,中式建筑所有的木料拆下来皆可以重复使用,相对于钢筋水泥的住宅,它的更新改造又很低碳。

王伟强指出,实际城市更新中的低碳融入,最关键的不是技术,而是要从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理解。建造和拆除这两头在一开始就定性了,但是中间的使用周期,也就是城市发展中各空间、各场景如何利用,如何运营,才决定了低碳与否的差别。

“这又要牵涉到一个问题,运营和使用的主体是人,是人的行为方式:你的家庭,你的收入、生活偏好、能源选择、交通出行、各种服务设施的使用,都会对是否低碳产生影响。”王伟强强调,一个好的公共服务体系,既能满足高端需求,也能满足中低端需求,使得各层次居民的生活方式在住区附近都能够得到实现,创造一个多样化的社区,那么低碳效应自然就能形成。

特别是,如果居住区能够做到职住平衡,也就是不仅仅是居住,附近还能提供就业岗位,降低交通出行,又享受多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将是城市发展最平衡,最能降低碳排放的做法。

将居民幸福指数作为城市更新的最高需求

去年最红的电影之一,莫过于《爱情神话》。王伟强如今已经和几位同行为徐汇区天平街道下的建新小区城市更新项目忙了两年多了。这块区域就和电影中俗称“上只角”、“梧桐区”的地方是一样的。

但是王伟强坦言,说起上海大多数人就会想起“梧桐区”,就觉得城市的面貌应该是街道干净,两边有参天的梧桐树,环境惬意,情调优雅,这才是上海应该有的面貌。然而,作为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建新小区却也有它的问题,相当多的社区环境对居民很不友好。

王伟强认为,这么好的地段为什么如此破旧,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建筑本身也是一个有机体,而对它们长期进行了“七十二家房客压榨性的使用”,唯有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按照当初建筑设计的要求去使用它们,人们才能获得全新的居住感受。

“很多人想到的是进行自上而下的旧改,政府拨款,很方便。如果纯粹拆了造、造了卖也很方便。但历史风貌区不适合大拆大建。这里是上海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缩影,文化和历史,并不是政府或开发商或个人的,而是属于全体上海市民,因此只有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才最符合它的发展道路。”王伟强说。

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历史风貌小区,上海众多的市中心老旧片区都存在这样相似的问题。王伟强认为,这样的小区进行城市更新,第一应制定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引导;;第二,需要社会以及全体居民的参与;第三要市场化运作;最后是通过规划来挖掘潜在的价值。这样的更新过程才是可持续的。

“要说在这样的小区中推行城市更新有什么困难,关键还是精细化管理不足。一个小区要更新,面临的困难要素可能高达几十个、上百个,需要我们分门别类,具有针对性地操作。从居民生活本身来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如何能满足这些需求,或者创造条件地满足需求。”王伟强表示。

换句话说,就是以居民为中心进行城市更新,并且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要将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城市更新的最高要求,既要改善居住条件,还要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造多元包容和富有亲和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和休闲空间。“这样的城市更新才是可持续的,它对整个城市都充满着友好的态度。”

《爱情神话》中,街角的小皮匠每天都有固定的coffee time,了解社区的每家每户,与居民谈着家长里短,也是社区安全监控的“街道眼”,却充满着城市的情调也充满着温馨。

王伟强告诉记者,未来,在建新社区的街道上,像这样的修鞋铺、修伞铺也会保留。这些小店铺不但能为社区起到一个安全监控的作用,也是都市烟火气的代名词。

可以想象,当一个城市延续着本身的整体风貌特色,采用绣花功夫的持续更新,满足居民不同的生活需求时,我们的街头巷尾将处处体现人与人的温情、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共融共生,充满感动,更加美好。

澎湃新闻记者 叶莺

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8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