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陈强:借江南文化之力,涵养优质区域营商环境

日期:2020-11-03 阅读:

江南文化是空间融合、时间淬炼的结果,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可以成为涵养优质区域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

开放,是江南文化的最大特点。开放与良好的连通性有关。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水。江河湖海密织而成的水运网络,快速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实现物质、能量、信息、观念乃至文化的融合和转化,持续形成高质量的物质和思想产出,使得江南不仅成为丰饶之乡和商贾重地,也成为人文渊薮和精神家园。

如今,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也不仅仅是“铁公机”“水电气”,还包括信息网络。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汇集人才、机构、技术、数据、资本、管理等高等级生产要素,而夯实营商环境优化的物质基础,必须加快建设便捷、快速、高效的“新基建”。通过“新基建”的布局建设,构筑支撑长三角未来发展的高能级社会传输体系,既要致力于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也要切实解决长三角城际的快速通勤问题;既要让高等级生产要素可以持续增值,又要有“冗余设计”,充分考虑技术快速迭代,颠覆式创新频现的未来场景。

包容,是江南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包容源于多样性。南宋伊始,北车南舟交汇于江南,各色人等、方言、习俗纷然杂陈,士商工农和睦共处,佛道儒比邻相安,江南文化蔚然而成。江南文脉绵延千年不衰的秘诀正是在于“开放与包容”。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增添新的亮色。《共产党宣言》在沪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江南文化中又融入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可见,江南文化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著名城市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认为,区域性经济增长建立在技术、人才、包容性的基础之上。江南文化的包容性是长三角营商环境优化可以依托的厚重社会根基。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3.0版方案就体显了包容特点。方案主要围绕“1+2+X”来设计,其中的“2”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政务服务理念和经验,提升上海在世界银行与国家这两个营商环境评价中的表现。当然,有关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远不止两个,观察角度和指标选择也都不一样。进一步改善长三角营商环境,应充分考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优化的成本和效果,因地制宜,在实践中形成更具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既要关注世行报告,逐项分析差距,实施改进。更要跳出世行报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全球创新资源流动的新规律,分析境外主体对于营商环境需求的新结构特征。

长期的经济繁荣,促成江南一带崇文重教的社会氛围,并让江南人有了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主要朝两个方向释放,一是“尽精微”,关注细节。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体现为江南文化的“精致灵秀”和工匠精神。二是“致广大”,关注格局。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显示出江南文化的风骨和担当。

对于长三角而言,营商环境是超越行政边界的区域生态,应加强区域联动和协同治理,着力推进长三角涉企事宜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从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入手,加快相关政务流程的一体化改造,实现区域内公共数据和准公共数据的共享互通,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和统筹优化,减少企业跨行政区域事务的办理时间和成本,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最佳实践示范区。

因连通而开放,因开放而多样,因多样而包容,因包容而丰饶,因丰饶而勤思,因勤思而进取。江南文化的开放、包容、进取,呈现出清晰的价值递进逻辑。“开放”解决的是“能不能来”的问题,“包容”回答的是“可不可以留下”的问题,“进取”则指的是“会不会有发展”的问题。

挖掘、弘扬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用文化的力量助力营商环境的优化,这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

作者:陈强(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ztjn/20201103/37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