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全国各地的路,开过精准的“诊疗处方”,这是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孙立军教授步履不停的科研生涯。这位我国交通领域的“大拿”想告诉青年人,保持思考、勇于创新、实事求是,是他认为的科学精神。
◆ 创新和前瞻是科研人的使命 ◆
创新和前瞻伴随着孙立军的科研生涯。
交通拥堵是国际大城市的共同顽疾。上海虽已建成国际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立体交通系统,但仍无法满足交通的需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孙立军就敏锐地意识到,对于像上海这样建筑密度高、道路用地受限的城市,仅通过设施建设来解决拥堵是困难的,需要以新兴技术赋能,来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
孙立军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交通智能诱导控制系统。但要在上海实施这样大规模复杂的系统,涉及的范围之广、复杂程度之大、技术难度之高,国内没有先例,国际上也无出其右,遇到了激烈的争议和巨大的阻力。他没有放弃,反复研究、试验,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我国首个城市快速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迄今已经使用了近19年,使高架道路每天处理和服务交通的能力提高了约61%,并推广到了全国约150个城市。
在交通领域,孙立军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用一系列数字可以说明。他临时受命制定的“圈层诱导,专线优先”创新技术,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成功经受了总客流7103万、单日客流103万人次的世博客流及其与日常交通叠加的交通考验。
他研发了我国首个道路评价运维数字化平台,推进了我国道路运维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在北京、上海等21个道路部门使用,最长的已达25年,是国际上使用时间最长、积累数据最多的道路、桥梁数字化平台之一。
我国每年道路维修产生的沥青废旧材料高达2.3亿吨,无法再生利用,污染环境并占用了大量土地。孙立军带领团队首次发现了道路材料再生机理和强度形成机理,建立了道路再生的成套技术,解决了我国大量道路废料无法消纳的难题。负责完成了国际上第一条重载高速公路的再生,已使用15年,并推广应用5200公里,实现了废料100%高价值再生利用。
◆ 在科学面前要敢于说真话 ◆
在交通行业,孙立军的较真、求实是出了名的。
2000年底,交通拥堵收费政策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市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了决策会议,并下达了2003年7月1日前完成实施的任务。孙立军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了项目技术和方案的研究。“我本人其实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心路历程,后来报告中的‘不支持’和最初第一反应认为的“不可行’其实不是一回事。”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开展了客观细致的科学研究。
一整个春节假日,夜以继日的工作,从调研、建模到定量分析,从核心技术、系统管理、配套设施到政策影响等方面,他最终以专家的冷静,提出了可行性分析报告,顶着压力,真诚、客观地提出了“不支持”的意见。
“第一反应的不可行并非理性观点,在做过认真调查和分析后,其实我们发现这个方案是可以做的。但结合上海当时很多工程正在建设中,交通流分布不稳定的现状,我们感觉不是最好的实施时机。”孙立军说,最后是否要向市政府递交不支持的报告,团队也做了反复的权衡。“确实心理上是有压力的,也思考了很长时间。但我个人觉得应该坚持,主要是觉得,一味去迎合领导的决策,不见得是对政府负责,只有准确地给予科学的结论才是应有的态度,才能让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再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看是否采纳。”
事实也证明,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如果大家都实事求是,事情就并没那么复杂——市主要领导主持了对研究结论的论证会,经过论证和调研,接受了他和团队的建议,并评价:“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决策支持报告。”
◆ 保持思考的习惯踏实前行 ◆
1994年,孙立军被派往日本进行合作研究。在日本,30岁就拥有教授头衔是很难想象的。他一到日本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工作当中,30多天废寝忘食,首次发现并证实了道路结构中存在“惰性弯沉点”,解决了双层道路结构反演解不唯一的世界性难题。
“30岁做教授,只是一种机遇。”孙立军说,当时高校师资队伍在年龄上断层比较严重,需要尽快“补血”。这份机遇也让他可以一直在教学的岗位上付出,用自己的经验分享给青年学生。
“想要做到思行合一,就是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勇于行动。尤其是要盯住一个问题,持续地思考,持续地去研究,才能够有所领悟。”孙立军曾为了研究我国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问题,实地调查积累了100多万个现场第一手测试数据,首创了刚度协调原理,解决了结构协调性问题。
盯牢问题,去现场,这是他坚持至今的研究方式。“哪怕并没有具体的研究任务,只要有机会,我都不时地要去趟现场,了解一下现状,校准一下我们的研究是不是针对了实际问题。”
北京几千公里的等级路,孙立军几乎全部都调查过。“北京当时10个郊县的主要道路我都调查过。”除了北京,在广东,他也做了2000多公里路的调查。陆陆续续,河北、江苏、上海等全国各地的道路上,都有过他扎扎实实的脚步。
踏实前进,也是孙立军的言传身教。“现在科技发展得很快,如果感觉到什么时髦就去做什么,一直在切换自己的研究领域的话,其实也很难做到深入的研究,也很难真正有所领悟。”他告诉青年朋友,要有一定的定力,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呼唤。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2/07/29/1659073729109482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