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动剪刀、缓推梳子、轻扫鬓角……在志愿者的一番打理下,不消多时,长发遮眼的男同学就收获了一头清爽的短发。
当炎热天气遇上校园封闭管理,越长越长的头发成为困扰学生的一桩心事。
为此,沪上高校陆续出现了一批“斜杠青年”。他们之中既有教职工,也有学生,组成校园专属 “理发师天团”,走进学生社区,流动营业,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为大家解决“烦恼丝”。
五一期间不打烊,教职工们“斜杠”上岗
“五一期间,我在学校理发,等待的过程中发现,理发师中不少是教授,他们来帮我们剪发、清扫头发碎屑。”在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一支教授“理发师”队伍获得不少学生的点赞。
了解到学生的理发需求,4月底,上财疫情防控专班召集校区内一批有理发技能的教工团队,搭建了一支临时的流动理发摊位。短短几天,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夏纪军便熟能生巧,从理发师助理很快“破格提升”为“首席”。
“有学生竟然主动跑来和我谈论文,聊天交流心事,剪发这活干的挺值的!”
为满足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5月4日,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 “理发盒子”开启了户外流动站。
虽说是户外流动站,但氛围感丝毫不输实体店。驻楼楼长和辅导员们还对理发场地进行了精心布置。西南十楼的户外理发摊位上,除了梳子、理发工具、消毒工具,还布置了气球、自制海报、半身镜…… “想让学生们体验感更好一点,学生们自己设计了海报。”
王维栋老师是社区中心四平公寓部南片区的片区长,虽然退伍十几年,但他的理发手艺一点都没有生疏。随着剪刀咔嚓咔嚓运行,碎发在他手中悉悉落下。很快,博士3号楼的袁同学就收获了精神的新发型。
记者了解到,试营业期间,理发盒子户外流动站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理发摊位均设在学生宿舍楼附近开阔通风的空地,摊位之间距离4米左右。
预约理发服务的学生,理发期间全程佩戴N95口罩,返回宿舍楼前还进行了专门消杀。理发师们全程着隔离衣,戴手套和N95口罩。每个人剪完后,不仅有专人对周围环境、座位进行消杀,理发师们也会更换手套,对理发工具及时消毒。目前理发盒子在四平路校区主校区、南区、彰武、铁岭等学生社区共设有12个户外流动站点。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分别在上川路校区和文翔路校区开设理发服务点,午间“开张”,夜幕“收摊”。党委学工部的张倩莹老师是上川路校区服务的主力之一。
“理完发,心情也会变得轻松不少。”张倩莹说,理发点第一天开张就有位男同学要求把自己的“长发”剃成寸头。如他所愿,一番利落的操作过后,这位同学看着镜子里精神的自己开心地笑了。
学生志愿者成“疫剪没”的主力军
对不少学生而言,成为理发师为他人理发实属人生第一次。
符青亮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文翔路校区的第一位“理发师”,起因是自己要参加研究生复试,自己犹如刺猬般的头发让他很着急。后来在辅导员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理发设备解决了困扰,这也让他自己开启了“Tony”老师模式。符青亮说,临近毕业能为同学们服务非常有意义,也算是自己在校生活一次难忘体验。
“之前在家里给爸爸修过几次头发,理发工具都是自己买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大三学生李世龙也是校内第一个上岗的理发志愿者。初次上岗这天,他带了一个大包来到了改造完成的“临时理发店”,包里装满了理发用的推子、梳子、吹风机、剪刀还有围布。上岗三个多小时里,李世龙就为7位体验者修剪了头发。
记者了解到,自3月30日起,每周末中午12点到20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18位理发志愿者们在两个临时理发店轮班等候。截至目前,这支由学生团队已累计为253位同学和老师提供服务。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一支20余人次组成的“理发天团”迄今已服务超200名学生。法学院大三学生宋可源就是其中一员。
“有一天从下午一点到晚上七点,一直站着,一刻没歇,为13位同学理了发。” 宋可源坦言,虽然真的很累,但累并快乐着。“真的感谢每个人对疫情期间不完美的包容,对美好和温暖的聚焦和追求。”
哪怕暂时不能与老师、同学们线下相见,也要以干净清爽的“面貌”面对生活。
就让我们在新的一天,从“头”开始吧!
作者:吴金娇
链接: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20508/465561.html?timestamp=165200829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