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上观新闻】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发,吴志强和丁奎岭获“科普杰出人物奖”(附获奖名单)

日期:2021-12-17 阅读:

12月17日下午,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20周年庆典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获得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吴志强:老一代科学工作者为我埋下“科学的种子”】

“我上小学时,书特别少,当时我还给出版社写过一封信,希望多出一点适合我们孩子读的科普书籍,居然还收到了热情的回信。我们都是‘泡’在新华书店长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他生长在上海,正是老一代科学工作者为他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为了传递“科学的种子”给更多的孩子,这位城乡规划学家,多年来致力于科普工作。“四平路街道原来的废品回收站,最近被改建成了科普馆,老百姓走进去看到了许多的新技术,特别喜欢。比如,屋顶不仅可以有花园,还可以展示防水技术,以及番茄怎么种植得更有营养。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科普走进社区。”

吴志强院士介绍,他们团队做了一个世界城市规划教育网站,每一节课只有10分钟,为了有一个生动的呈现,科研人员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备课。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个网站列入“未来智慧城市”计划中。

在吴志强看来,科普是一个终生的工作。对于青年科学家来说,把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让孩子们听得懂,是很好的锤炼。对于中年科学家来说,是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进行更明确的凝练。对于老年科学家来说,则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丁奎岭:科普的价值,绝非几篇论文能够相比】

今年4月18日,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火”了。捧着一个大碗吃饭,寥寥数语点化男主角的“大碗叔叔”,正是由丁奎岭院士扮演的。当时,对于这部电影的邀约,他是一口应承下来的,因为这是支持年轻人做科普。

“我国是全世界第一个颁布‘科普法’的国家,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做科普。”丁奎岭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科技强国要有人才的接续,未来的发展要靠下一代。科普,不仅传播科学知识,也传播科学精神。只有点亮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国家才有希望。

科普有助于科研吗?“这是毫无疑问的,特别是对做好科学规划很有帮助,会促发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和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学科存在的意义在哪里。看上去花了点时间去梳理,但其思考的价值,绝非几篇论文能够相比的。”丁奎岭说。

有人问一位美国科学家,化学是干什么的?他回答,化学是改变活着和死去的方式。丁奎岭认为,这样的科普表述就非常有震撼力,让人印象深刻。科普也需要与时俱进,既要让专家觉得“懂行”,也要让年轻人觉得“好玩”。

对于科学家来说,什么阶段做科普比较合适?“没有时间限制,是一生的工作。尤其是青年科学家更有必要加入科普行列,对其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

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共收到405个申报项目,邀请了院士在内的百名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最终评选出130个奖项。

此次评选有四个特点,一是聚焦科技,今年的申报者注重科研项目科普化,据统计,约70%的科普项目内容与申报者科研工作方向有关;二是关注基层,今年基金会完全开放申报渠道,深度挖掘科普工作新星,申报者中40周岁以下的科普工作者占了65%;三是着眼未来,“青少年科技励志奖”设立的出发点是培养科技人才储备军,本届“青少年科技励志奖”有99人申报,较去年增加40%;四是紧贴民生,一大批优秀医学科普成果涌现。

10年来,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树立了上海科普的知名品牌,营造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创新氛围。据悉,未来,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将整合长三角地区科普资源,建设城际科普“交流圈”。

作为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的创建者,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也走过了20载春秋,始终秉持“集众人之力,扬科普之光”的宗旨,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作者:黄海华

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43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