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澎湃新闻】帮助革命老区规范英语翻译,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红色济译”在行动

日期:2021-10-10 阅读:

“讲好中国故事”,红色故事是其中重要一环。应该怎样传播延安、井冈山的革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革命文化?如何向世界阐释好中国的红色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精神与中国气派由何而出、将何而往?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的“红色济译”团队试图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成立两年多的团队由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外国语学院的20余名师生组成,致力于红色文化的翻译和传播。

规范翻译,讲述红色故事

“红色济译”起源于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带队的一次考察。当时同学们去几个革命老区考察,发现景区的外文翻译存在许多问题,大家把这些错误搜集起来,数量颇为可观。

“最夸张的错误是‘一米线’翻译成了‘one noodle’。” 团队指导老师郭书谏说,经过这次考察,大家意识到革命圣地的翻译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红色济译”团队应运而生。

外国语学院大四的学生郭磊和大三的俞霁桓分别是年级负责人,加入“红色济译”后,他们随团队去延安等革命圣地考察,发现红色景点的景区介绍等英文资料的翻译存在很大问题,“各景区讲到同一个名词时翻译不统一,甚至是翻译错误,会造成很大的理解困难。”

“红色济译”团队成员在延安宝塔山合影

例如,在瑞金景区的英文导览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译文不统一。“临时”二字,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简介和叶坪景区简介中译为了 temporary,在沙洲坝景区又译为provisional。而实际上,这两种表述都是不规范的,“临时中央政府”早已有固定的英文表达the interim central government。

为统一规范红色文化的翻译表达,“红色济译”团队大量收集红色文化语料,进行人工转写和翻译。在勘误和校对后,完成了逾12万字的调研报告——《红色文化国际传播——勘误与建议集》,对革命圣地的文字翻译提出了详细的译文改进方案。

团队收集了1500余条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术语的英译对照,并配套了相关背景的双语介绍,编制了《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术语英文译写指南》,为译者迅速了解词汇意义和使用语境提供帮助;团队在搜集外籍专家译本、国内权威译本以及海外作者撰写的红色文化题材作品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词频分析和人工比对进行了筛选、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形成了多平台通用的“红色文化翻译术语库”,推动红色文化翻译的标准化进程。

这些成果打破了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壁垒,为外国读者有效理解中国红色文化提供了途径,赋能了红色文化海外传播、图书出版、国际汉语教育等其它领域的工作。

目前,“红色济译”团队已经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鲁艺文艺园区、延安文艺纪念馆等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为革命圣地提供翻译服务,合作讲述中国红色故事。

做好传播,让海外受众把故事“听到心里”

“在校正了翻译错误之后,同学们开始觉得,仅仅做好翻译还不够。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是要‘讲’,但讲了别人不愿意听也不行,如何做好传播,让海外受众真正把故事听到心里去,是我们现在关注的问题。”吴贇院长表示,“红色济译”团队现在“翻译”“传播”两条腿走路,力图真正“讲好中国故事。”

如今,短视频成为互联网上重要的传播途径。“红色济译”团队也尝试通过这一手段传播红色文化。

据负责人介绍,团队正在翻译百余个讲述中国红色文化故事的视频,例如讲述延安故事的《昨日文小姐》、《一把小提琴的前世今生》、《窑洞里诞生的<中国美术史>》等,并在YouTube、TikTok等海外视频网站上发布。

《一把小提琴的前世今生》是延安文艺纪念馆制作的小视频,讲述的是根据地一个浪漫的小故事。根据地缺乏物资,没有小提琴,但“浪漫的文艺精神不能丢”,一位学员就自己搜集了材料,用土法做了一把小提琴。

“红色故事不仅仅是打仗流血,也有很多生动浪漫的故事。” 指导老师岳剑锋说。团队希望通过译介更多丰富生动的故事,向海外受众呈现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打破他们以往对于中国的偏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与担当。

Wikipedia(维基百科)、Quora(国外问答网站)中对中国红色文化的阐释存在偏见、歪曲等大量错误。“红色济译”团队通过学院在外教师的帮助,对相关红色文化词条逐一审校,全面修订了信息、表述有误的相关词条,对立场偏颇的内容提出质疑并提供了修订意见,促进国际社会全面、真实地认识与探索中国红色文化。

此外,“红色济译”团队创办了红色文化传播公众号“红色济忆”,以“追寻红色记忆,传播革命文化”为宗旨,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再现了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力求向国内外读者生动再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佳话,“脱下长衫,走入工农”的高大身影,“工农党一心,共建新中国”的雄心壮志;以红色文化外译知识为重要内容,推广相关红色文化术语的英文翻译,介绍翻译策略与技巧,推动红色文化实现规范性表达。团队在延安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将一路上的记录与思考凝练在了视频《向世界讲述延安:革命而浪漫的圣地》中。该视频以外国亲历者的视角为切口,以更加鲜活的文化形态,演绎革命与浪漫交融的延安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延安。

两年多实践,“红色济译”团队集结成十几万字调研报告“红色文化国际传播——勘误、建议集”,并据此推出《红色文化翻译传播指南》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还发表了三篇包括CSSCI期刊在内的核心论文。

“我们收到了好几个红色纪念馆的感谢信。通过把专业特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学们也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确做了一些事情,不仅帮助到了外国游客,更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一份力量。”吴贇教授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将学习、实践和服务国家社会结合起来,翻译技能、科研水平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得到了切实提升。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链接:http://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483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