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铸诗成剑》。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复旦大学校园里的“印记初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众篆刻作品展”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青年学子,他们在观展中领略百年党史的风雨华章和伟大精神。“观此刻石,感吾之幸,所信不忘,愿做火星。”这样的入学必修课让2021级本科新生直呼震撼。
新学年,沪上高校持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融合艺术创作的展览、原创话剧展演、动画片创作、音乐党课、影视党课……沉浸式课堂引导青年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感于红色精神,勇担时代使命,这是高校青年学子的心声。
用原创作品和青春力量礼赞信仰
“用诗歌做微光里的一枚响箭,穿过茫茫的黑暗森林,直到直面敌人的狰狞嘴脸,以笔为戈,铸诗成剑!”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话剧《铸诗成剑》日前在四平路校区大礼堂开演。剧中革命烈士殷夫以笔为戈、用诗歌坚持战斗的光辉革命历程,打动了台上台下众多青年学生。
殷夫的扮演者、艺术与传媒学院2018级表演专业本科生吴佳炜坦言:“大一时,我就想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直到参演《铸诗成剑》后,我才真正理解该如何书写这份入党申请书。”
在原创作品的演绎中感悟革命先辈精神,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党史片段,沪上高校师生通过原创舞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更多青年人知党史、感党恩、悟党魂,坚定理想和信仰。
在上海师范大学以“做新时代党的好儿女”为主题的音乐党课上,声乐系副教授陆蓉讲述原创校园歌舞剧《2020好儿女》背后的故事。这部以青春力量礼赞信仰的校园歌舞剧,已经连续展演7场,场场爆满。学生党员、研究生新生代表顾抒雁说,《2020好儿女》背后党员师生在去年抗击疫情中的真实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这些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让他更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和信仰。
国庆期间,华东政法大学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正式首演。该剧由近百名师生历时三个多月筹备而成,一张张青春面孔用这场话剧向原华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雷经天致敬、向所有坚守法治与正义的人致敬,学校还打造了“《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沉浸式课程。
高校师生用画面“留”住革命先辈
新学期,沪上多所高校的党史教育纪录片也陆续“上新”,高校师生用一帧帧画面,将陆续离去的革命老战士“留”下来,也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最真实的“教材”。
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故事系列纪录片《寻路》首发。片中主角是雨花台烈士侯绍裘及其曾孙侯昊翔。侯绍裘是上海交大的第一位党员烈士,也是上海松江的第一名共产党员,牺牲时年仅31岁。一边是侯绍裘的故事娓娓展开;一边是侯昊翔眼含泪光,穿越时空,寻路红色记忆、寻梦挚爱家国、寻觅精神之火。
“我们该做怎样的青年?”面对这个跨越时代的问题,侯绍裘曾说:“一个人不是为一己而生,是为社会为人类而生。”时空交叠,侯绍裘对“青年之问”的回答言犹在耳,侯昊翔以及交大的青年学子也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讲述革命先辈的动人故事,记述峥嵘岁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红色传承》创新团队致力于用影像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2012年10月起,王晴川和余江如两位老师就带领师生团队开展以《红色传承》为主题的电视系列纪录片创作工程。近十年来,他们走遍各地,积累了8000多分钟的采访素材和60多万字的采访资料。截至目前,团队已创作完成100集电视纪录片。《红色传承》成了真正的“行走的课堂”,记录下珍贵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也把立德树人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创新教学方式,让党史学习体验更鲜活
沪上各高校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到课程中,创新教学方式,让党史学习体验“强”起来、“活”起来。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艺术与传媒学院充分发挥动画专业的优势,创作了10部《中国精神》系列动画片,讲述党史中的重要时刻。动画片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后,广受好评。2018级动画专业学生叶玮榕是创作团队的学生成员之一。他感慨,系列短片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历史、砥砺前行。
国庆期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上新”了特殊的“装置艺术”。在2020级建筑学专业学子手中,竹子、木材、编织物等变成了一件件设计精美、结构创新的建构作品,成为校园里的靓丽风景。这些取名“织虹筑梦”“百年穿越”“星火”等的作品,既是青年学生献给祖国生日的诚挚之礼,也是学校“党史+专业”课程的作业。聚焦“穿·越”主题,师生围绕建党100周年的主题,在建造实践中赓续红色基因,彰显家国情怀,弘扬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吴金娇
链接:http://dzb.whb.cn/2021-10-10/6/detail-73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