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钢结构里的强国情怀

日期:2021-10-08 阅读:

张文津,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21届博士毕业生,在读期间连获“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毕业之际,他毅然选择奔赴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研发与一线项目生产管理——“土木工程学科的落脚点应当回归工程实践,一线项目生产正是我应用知识、贡献知识、服务社会的最佳途径。”

张文津的导师是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土木工程学院著名钢结构抗震抗火专家李国强教授,其团队2018年初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倾情育人、科研创新、技术研发、社会服务,这个团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样样出色出彩。他们以钢之坚韧和家国深情,赤诚抒写着刚柔相济、奋斗强国的精彩人生。

心系育人育才,倾情培养土木工程国之栋梁

2014年,李国强教授指导的博士张超,获得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最佳博士学位论文“杰出研究奖”,这是中国年轻学者首次获得这一奖项。该论文还作为全球首篇土木工程领域的学位论文,获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最佳博士论文奖”。

如今已归国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张超,对导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也要像李老师当年用心培养指导我那样,来教育我的学生。”

“教学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既教书,更要育人。”这是团队老师们共同秉持的为师信念。

透过学子们的讲述,团队中一位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倾情育人育才的好老师形象跃然眼前:

——大组会一般是在晚上7点半开始,有好几次,李国强教授都是背着行李匆匆赶到。他出差回沪,从机场直接打车赶到学校。

——李国强教授总是告诫我们博士生,希望博士论文能够真正解决工程上棘手的难题;工程问题涉及人身安全,所以做研究必须一丝不苟,对自己的成果要有责任和担当。

——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孙飞飞教授几年前接受了左眼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期间,他仍时刻惦记着我们学生的课题进展,安排同学轮流到他家里讨论问题,把家变成了办公室。

——有同学遇上试验仪器突然出现故障,陈素文教授多方打听试验设备并与试验室老师作沟通,让学生尽早能着手开展试验。

——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在土木大楼5楼,老师们的办公室很晚都还亮着灯,我们学生经常有机会在晚上与老师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

在土木工程专业迈向宽口径“大土木”的背景下,结合前沿科学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地震工程学”,并新开设了学科前沿课程“结构抗火设计”和“结构抗爆设计”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这些课程常教常新,近年来,团队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工程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激发学子的专业使命感和科技攻坚的斗志。

团队交出一份骄人的教学教研成绩单: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课获评国家精品课程;“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课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牢记国家使命,面向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创新研究

平时能起承载作用,地震发生时能消耗地震的能量从而实现减震——这是团队出品的双功能钢支撑、钢板墙和钢连梁。团队领衔完成的这些具有“消能+承载”双功能的金属关键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成果,被授予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说起当年项目研发的初衷,李国强教授说:“我们要打破国外同类技术在我国的垄断,力争相关性能指标比国外更优。”

经过团队自主创新,如今相关技术被我国9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采纳,已应用于包括天津117大厦、国家会展中心在内的国内外500多项新建和改造加固工程,使我国金属消能减震产品占建筑减震市场的比例从2008年的7.5%增长至2015 年的75.15%,多项技术性能指标创世界第一。

在钢框架中,添加一个混凝土核心筒,这种节省成本的抗震结构体系如今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然而20多年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不能协同抗震。团队坚持不懈自主攻关,增强混凝土核心筒的延展性,解决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的连接设计问题,实现了两者的协同抗震,随后还编制了相关规范,在上海完成了国内外第一个示范工程。如今,该结构已被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不仅在国内推广应用,更用到了国外地震区。

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源于团队30余年的潜心研究和学术积淀,更源于自觉服务国家重大建设需求的使命担当。

随着钢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火灾下的安全问题日显重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李国强就率先开展了系统的钢结构防火研究,在国内外率先解决了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定量评定的问题,解决了传统钢结构设计方法不考虑实际火灾升温、结构受力水平、构件截面特性影响的重大不足,以及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引领了我国结构防火技术的创新发展。

时时言传身教,带出一支富有情怀和战斗力的优秀团队

不少老师都记得,2018年8月,李国强教授在医院接受一个头颈部手术。手术第二天,头部扎着纱布的李老师就坐在病床边,边打吊针边为学生修改论文。出院次日,他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研究室的讨论会上。

李国强重视年轻教师的成长进步,每次团队例会都像是他的“专家坐诊”。去年,为激发师生科研交流探讨的积极性、提升组会质量,在李国强提议下,团队特别设立了组会“最佳汇报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

榜样是最有力的引领,在李国强的带领下,团队中孙飞飞、楼国彪、陈素文、蒋首超等青年教师在学术道路上奋发前行,在钢结构研究领域各有建树。团队成员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或课题近50项,研究成果获授权美国专利2项、日本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65项,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3项,省部科技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

除了收获一大批前沿科研高质量创新成果,团队还联手多方力量,助推这些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应用于数百项实际工程中,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安全,再及时将这些科研第一手的素材和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入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年多来,团队培养指导的研究生相继获得2018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特等奖、2018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竞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团队继续推进高性能钢结构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进钢结构的高效应用,节省用钢量,助力钢结构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姜泓冰 黄艾娇)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325718/621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