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 方守恩 校长 陈杰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我们即将告别极不平凡的2021年,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海内外校友,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网站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三新一高”要求,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奋力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这一年,学校坚持培根铸魂,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师生们以多种方式热烈庆祝建党百年,共同唱响“永远跟党走”。深入学习领悟“七一”重要讲话精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引导师生感悟思想伟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手段、突出特色,受到主流媒体关注报道百余次。倾情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推进“一网通办”、为师生访问海外学术资源提供优化服务、全校1.6万余间学生宿舍实现免费无线上网、嘉定校区人行道绿色安全改造工程竣工、嘉定校区学生宿舍照明改善、6名学生校务助理受聘上岗……一件件实事办细办实办好,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师生在党史学习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育先机、开新局、谱新篇。学校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以实际整改成效加快学校改革发展。
这一年,学校坚持党管人才,人才强校战略成绩斐然。学校坚持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坚持“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注重“平台吸引人、事业发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感化人”。新增国家高层次人才68人、上海市高层次人才103人。李杰、蒋昌俊、朱合华、赫尔佐格、贝斯科斯5位教授当选院士,创历史之最,振奋人心。吕西林院士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风亭教授当选非洲科学院院士。多位外籍专家获得重要荣誉。
这一年,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卓越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持续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联动,成效显现。新生获得全国及省部级以上奖项近200人次。获批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增至41个;编写的《高等数学》第七版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高等教育类共4项);获批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门课程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全面兴起“教育思想大讨论”热潮,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一年来,同济学子征战国内外各大竞赛场,捷报频传。2支学生代表队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2枚金牌,并首获Best Software奖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摘得3金1银3铜,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质量全面提升。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持续提升。学校5项科技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牵头6项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牵头31项成果(人)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得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批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年度立项数创历史新高。产生一大批原创高质量成果,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科研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增一批基础和特色交叉科研平台。获批建设又一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7个上海市重点创新基地,包括3个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4个协同创新中心。
这一年,学校坚持知识溢出,服务国家区域再谱新篇。学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获批科技部、教育部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和上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牵头建设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学校与上海城市发展同舟共济,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建设成效显著;成立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建设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制定上海五个新城数字化转型规划建设导引。服务社会治理,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杨浦区获批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同济“朋友圈”再扩大,学校与更多省、市、区和知名企业牵手合作。
这一年,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国际交流网络日益拓展。实施“聚焦重点、做强主场、布局全球”的国际合作新战略,完善国际交流战略布局,继续强化中德合作优势,积极打造中德合作2.0版;加强与“铁杆朋友”互动,巩固并深化与战略伙伴高校之间的全面战略合作;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和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签署校级合作协议53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国际学生读懂中国、积极主动地向世界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
这一年,学校坚持文化赋能,同济精神内涵不断升华。携手上海昆剧团共同打造全国首部学生版《长生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原创话剧《铸诗成剑》,再版《同济英烈》,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同济精神。厚植文化土壤,文化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成效显著。涌现出以全国道德模范汪品先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先生”典型人物,一个个闪光的名字走向全国,传递了师者为学、为事、为人的崇高风范,极大地发挥了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回望这一年,全体同济人同心向党、砥砺奋进,共迎学校事业发展的众多高光时刻,倍感自豪、备受鼓舞!伟大事业、崇高使命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负人民期望,不负使命担当,乘胜前进,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同济答卷”,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让我们满怀憧憬和希冀,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全国人民幸福安康!祝全体同济人新年快乐,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工作顺利、幸福平安!